新民晚报讯(记者 解敏)今天,第二届虹口·法治服务保障北外滩高质量发展论坛之“知识产权协同保护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论坛”在上海雷士德工学院举行。本次论坛围绕知识产权协同保护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主题展开,以依法能动履职,激发创新活力,探索知识产权融合保护新模式。

主旨演讲环节,同济大学上海国际知识产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许春明围绕《知识产权刑事、民事保护的实体标准问题探讨》主题,分享了他对知识产权单一法益论与双重法益论、二次违法性等知识产权问题的理解,并以侵犯著作权犯罪为例,剖析著作权各项民事专有权利内容与刑事入罪情形的对应与关联,分析了知识产权侵犯行为的认定标准。
之后的主题研讨环节,与会人员分别围绕“贸易发展和技术创新背景下的知识产权协同保护”和“知识产权协同保护机制的运转和衔接”两个主题开展研讨。
第一场主题研讨环节,发言嘉宾畅谈贸易发展和技术创新对知识产权协同保护的触动和影响。虹口区检察院、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从自身工作履职出发,分别分享了办理知识产权案件和服务、供给、培育新兴产业领域企业的工作经验做法,并针对司法、执法的尺度和原则开展探讨。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优质品牌保护工作委员会最佳案例执法工作组主席杨涛站在企业角度表达了权利主体对自身权益保护的迫切需求。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副教授刘维阐述了在贸易全球化、电子商务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如何重视、定位商标地域性的问题。
华东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龙文懋教授发表点评,认为在处理民刑保护关系时,要坚持刑法的谦抑性原则,要运用刑法中的实质性认定的手段和原则,对于该给予刑事保护的客体及时有效地提供刑事保护。虹口检察院对“人人影视著作权案”的办理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示范。
第二场主题研讨中,发言嘉宾则从操作层面,聚焦知识产权协同保护机制的具体运转和衔接。市公安局食药环侦总队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结合各自职能阐述了在开展知识产权刑事司法和行政执法工作中的衔接和运转,包括行刑的正向衔接和反向移送问题。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知识产权检察办公室陆川副主任介绍,检察机关正从扩大刑行衔接路径、落实知识产权企业合规、推进恶意诉讼专项监督、探索知识产权金融工作司法支持、创新知识产权综合治理方法等方面着手推动知识产权协同保护,投身于知识产权保护和治理大格局。同济大学上海国际知识产权学院皮勇教授分析了行刑衔接中存在的实体和程序问题,期待以技术赋能公检法司和行政职能机关加强数据共享。
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肖晚祥庭长发表点评,认为大家分别从不同角度探讨了知识产权协同保护机制的运转和衔接,希望今后继续加强知识产权违法犯罪、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的研判机制建设,加强对知识产权犯罪取证程序的把控,把好证据关和程序关。加强知识产权犯罪溯源治理机制建设,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据悉,论坛还发布了知识产权检察典型案例集,汇编虹口区检察院办理的“人人影视字幕组”侵犯著作权案、全市首例直播带货售假案等诸多获评全国、最高检、上海市知识产权保护相关奖项的案例。
虹口区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孙军表示,虹口区检察院毗邻北外滩商务区,多年以来深耕金融、知产、航运领域,凝聚知识产权“四个保护”强大合力。未来也将坚决落实习关于“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依法能动履职,以检察之为持续激发虹口知识产权示范区的科创活力。米乐M6 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