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上海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第二十届上海知识产权国际论坛,米乐中国 m6平台官网现场发布由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联合编写的知识产权金融国家报告《探索知识产权金融服务——中国实践与经验》。记者从会上获悉,经过多年探索发展,中国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已覆盖知识产权质押、投资、保险、证券化等各个方面,逐步形成了一个多元融合、米乐 m6中国官方网站充满活力的知识产权服务生态系统。
近年来,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会同有关部门,大力促进知识产权运用,不断完善知识产权运用政策体系和服务生态,引导知识市场主体通过知识产权金融多种途径更好实现知识产权价值。中国知识产权金融服务的生动实践可以概括为“政策、模式、生态”这三个关键词。
完善政策体系。米乐中国 m6平台官网国家知识产权局打造政策“组合拳”,强化政策协同和集成。根据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发展的不同阶段和内在需求,联合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证监会等部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融资发展。今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方案(2023-2025年)》,米乐 m6中国官方网站将推动知识产权金融支持作为一项重要任务进行部署。
鼓励模式创新。在知识产权质押方面,创新风险分担机制和质物处置模式,开展线上化、标准化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在知识产权保险方面,不断创新和丰富知识产权保险产品体系;在知识产权证券化方面,探索形成了知识产权转让许可和质押等两种底层资产的模式。
构建良好生态。在服务体系建设方面,陆续开展了知识产权运营的服务平台建设、机构培育、基金引导和地方综合试点等工作,逐步构建起平台、机构、资本、产业、人才融合的服务体系;在知识产权评估方面,联合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制定《专利评估指引国家标准》,引导各方更好把握专利价值特点和运用规律,科学运用相关指标进行评估评价。
据统计,今年前三季度,全国专利商标质押融资金额达到4950亿元,同比增长52.9%。其中,融资金额1000万元以下的普惠性质押项目占到71.6%,惠及中小企业1.8万家,占惠企数量的70%以上。截至今年9月,上交所和深交所共发行119单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融资金额达到268亿元。知识产权保险累计为3.1万家企业提供了超过1300亿元的风险保障。相关省市设立的重点产业知识产权运营基金已募集资金47.9亿元,投资项目超过150个,已有多个被投企业成功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