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年,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爆发,从ChatGPT到文心一言,从语言大模型到“百模大战”,新技术与知识产权正在不断碰撞出新的火花,也正向知识产权领域提出新的议题。
从去年火到今年的ChatGPT,彻底让生成式人工智能成为新一代“网红”,其迅速的崛起与普及,让2023年成为“AI普及元年”。然而,随之而来争议却从未停止。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著作权保护以及潜在的侵权问题,也仍然在争论之中。
这一次,在对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监管方面,中国走在了世界前列。继2022年上海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人工智能领域首部省级地方性法规《上海市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条例》后,生成式人工智能在2023年迎来可能是全球首部生效的国家级的专门行政监管规范——
2023年5月23日,国家网信办2023年第12次室务会会议审议通过了《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下称《暂行办法》),并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部、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同意后,于2023年7月14日对外公布。《暂行办法》自2023年8月15日起施行。
来到年底,北京互联网法院针对人工智能生成图片(AI绘画图片)著作权侵权纠纷一案作出一审判决,AI“文生图”著作权侵权国内第一案宣判并生效。判决认为,人们利用人工智能模型生成图片时,本质上仍是人利用工具进行创作,享有涉案图片的著作权,受到著作权法保护。
然而,围绕人工智能生成物可版权性的争论远未止息,人工智能知识产权问题未来仍将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这一年,专利法修改后的行政配套措施有了新进展。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通过并公布,《专利审查指南(2023)》等配套部门规章及规范性文件也修改完成并公布。
2023年11月3日,据央视新闻报道,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修正草案)》。2023年12月21日,中国政府网公布了修正草案及修正后的专利法实施细则全文。同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了一系列配套的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包括《专利审查指南(2023)》《规范申请专利行为的规定(2023)》《关于施行修改后的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相关审查业务处理的过渡办法》《关于专利权期限补偿和专利开放许可相关行政复议事项的公告》,自2024年1月20日起施行。
2023年12月,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对OPPO诉诺基亚标准必要专利使用费纠纷一案作出判决,这是中国法院首次对手机行业5G累积费率做出全球费率判决。
2023年1月13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通知,就其起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下称《商标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各界公开征求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