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知识产权服务工作,帮助其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等综合能力,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开展知识产权助力专精特新企业创新发展项目(以下简称:项目)。据悉,该项目是首个区域性广泛普及的专精特新企业专项知识产权服务,广州市近6000家专精特新企业可以申领对应的知识产权能力评价报告。
3月6日,“IP引领,行业冠军”——知识产权助力专精特新企业创新发展项目宣讲会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举办。活动由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主办,大湾区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广州)股份有限公司、知创知识产权(广州)有限公司承办。相关企业代表、服务机构代表、知识产权专家等共100余人参加会议,一千多名相关人员线上关注。

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副局长蓝伟宁致辞指出,专精特新企业是广州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在解决“卡脖子”问题、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发挥了重要作用。知识产权助力专精特新企业创新发展工程通过知识产权情况分析,围绕专精特新企业知识产权薄弱环节开展分类精准服务,增强企业创新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管一级调研员韩国旭提到,目前广州市专精特新企业存在知识产权水平较低、研发端高价值知识产权较少、制造端知识产权保护能力较弱、应用端知识产权价值实现程度较低,造成专利质押融资难、自主创新动力弱、风险抵御能力低等问题。为此,该局将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加强知识产权管理和利用。希望各位专精特新企业积极参与“项目”提升自身创新能力,为全市继续培育更多单打冠军、配套专家。
活动现场发布了《基于数据的广州市企业知识产权能力评价方法(试行)》、项目服务机构清单、项目专家顾问团名单、广州市专精特新企业知识产权综合赋能包。
在分享环节,大湾区科技创新服务中心首席知识产权官兼数字化顾问陈振楔对《基于数据的广州市企业知识产权能力评价方法(试行)》进行介绍。陈振楔从数据来源与数据类型、知识产权评价维度、知识产权评价模型、评价报告解读、企业反馈等方面作了详细分享,剖析了评价方法所采用的指标体系和数据分析模型。
陈振楔说,“该评价方法以公开的企业数据为支撑,采集了1000多个企业的辅导咨询的过程,生成的《企业知识产权能力评价报告》能够客观评估企业的知识产权能力,并针对企业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路径给出专业性的建议。特别针对中小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能力有限的情况,该报告可以对企业的知识产权进行全面梳理,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随后,大湾区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合伙人、知识产权事业部总经理王燕明对《知识产权助力专精特新企业创新发展项目服务模式》进行介绍。项目通过普惠、精准和增值的服务模式开展专业化、个性化的服务,在整合资源、优化流程、提高服务效率等方面可以更好地促进企业的创新能力提升和持续发展。
作为项目的重要环节,11家服务机构路演展示了各自的优势和服务内容,为企业提供了更多选择和支持。随后,与会者参与交流互动环节,就知识产权保护、运用等问题进行探讨。


广东省科技图书馆(广东省科学院信息研究所)信息与知识产权中心副主任万晶晶提到,“项目为专精特新企业提供了一个专业化、系统化的知识产权服务平台,通过评价、咨询、培训等方式,精准匹配和解决知识产权运用、创造、保护、管理中的问题与需求,帮助企业提升知识产权创新能力,解决实际问题。”
作为专精特新企业代表,广东省电子技术研究所主任张焕文说,“目前专精特新企业面临的主要难点包括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较弱、企业申报的知识产权质量较低、企业知识产权转化能力较低等问题。我们期待能够通过项目帮助企业深入了解知识产权的重要性,同时提供更专业、全面的知识产权服务。”
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项目将持续发力为企业提供更多帮助和服务,推动企业加强研发和提升自身创新能力,为广州专精特新企业创新发展、为广州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广州建设引领型知识产权强市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