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普陀区2024年“4.26知识产权宣传周”版权宣传系列活动启动,活动旨在引领社会各界共同关注和重视知识产权保护,推进版权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知识产权宣传周期间,将组织开展版权专题培训、版权科普座谈会、版权服务专场咨询等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全方位、多角度、多渠道扩大版权工作的社会知晓度和版权知识的群众普及度。
普陀区始终高度重视版权宣传、服务登记、优势企业培育、版权保护和执法等工作,致力于提升版权创造质量、运用效益、保护效果、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2023年,普陀区在曹杨新村街道和上海市数字广告园区设立了普陀区首批区版权工作服务点,经过一年多的培育运营,版权工作服务点逐步形成“1(固定服务点)+N(流动宣传站)”服务矩阵,同时,普陀区首支覆盖街镇的版权服务靠谱(普)专员队伍组建完成。
普陀区文旅局举办了多次版权工作专项培训,开展了版权服务“六进”活动,结合全区重大活动持续拓展版权宣传效应,切实打通版权服务“最后一公里”。此外,普陀区检察院发布全市首份《企业数字版权技术措施保护与合规指引》,促进了版权法治保障和数字经济发展。
值得关注的是,去年辖区企业波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凭借其在版权保护、作品数量和价值转化等方面的表现,被上海市版权局认定为2023年度上海版权优势单位,现场m6米乐平台 米乐官方网站对企业颁奖。据悉,全市仅有7家企业获此殊荣。
活动现场,2024年度普陀区新增版权工作服务点M50创意园授牌,并聘任了由检察官、法官、律师等组成的普陀区版权服务顾问团。
普陀区文旅局表示,将持续把版权工作放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大局、知识产权工作布局中谋划推进,不断推进版权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颜维琦 通讯员 魏娜)
多措并举,筑牢电动车安全线年末,我国电动自行车社会保有量已达3.5亿辆。2023年,全国规模以上企业累计生产电动自行车4228万辆。
22日是m6米乐平台 米乐官方网站第55个世界地球日,今年的主题为“全球战塑”。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当日发布的《废塑料化学循环综合性研究报告》显示,
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天文学家正在给黑洞做“计算机断层扫描”(CT)。超级计算机模拟显示,以吸积盘结构绕黑洞旋转的物质会在名为耀斑的高能事件中周期性喷发。
4月25日至29日,以“创新: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为主题的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将在北京举办。
最新数据显示,我国石油剩余技术可采储量38.5亿吨,天然气剩余技术可采储量66834.7亿立方米。
努力把人民海军全面建成世界一流海军——写在中国人民海军成立75周年之际
在中国人民海军成立75周年之际,全体海军将士初心如磐,正以崭新姿态阔步向前、逐梦海天,努力把人民海军全面建成世界一流海军。
中央气象台预计,4月21日至22日,江南南部和东部、华南中东部和南部等地仍有强降水,局部地区有大暴雨并伴有雷暴大风或冰雹等强对流天气。
苏州市吴江区文物保护管理所所长周春华介绍,在修缮古建筑时,文保团队也积极采用新技术。“通过保护促进利用,通过利用加强保护,让文物建筑活起来。
21日,在2024年中国医学发展大会上,中国医学科学院发布了《中国21世纪重要医学成就》,“创建蛋白质组学体系”“基于髓系白血病发病机制发现新的白血病生物分子标志和药物靶标”“揭示非经典细胞焦亡的分子机制及鉴定有关蛋白家族成员”等三项成就入选。
近日生态环境部会同农业农村部制定并发布国家生态环境标准《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技术指南 生态系统 第1部分:农田生态系统》。
我国首艘深远海多功能科学考察及文物考古船4月20日在广东广州出坞。该船由我国自主设计和建造,它的建造出坞,标志着我国在冰区深海科考装备和船舶设计自主可控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科技成果只有转化为实用性技术,才能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才能释放出驱动创新的力量,也才能推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自生成式人工智能(AI)程序,如ChatGPT发布以来,何时及如何利用它撰写研究论文成为人们争论的焦点。
4月19日,清华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程功团队与合作者在《科学》发表论文,提出了一项阻断蚊虫传播传染病的新策略。
量子光源芯片是量子互联网的核心器件,可以看作点亮“量子房间”的“量子灯泡”,能让互联网用户拥有进行量子信息交互的能力。
在山西省翼城县,通过政府搭台,构建科企合作机制,普查新发现的爆裂玉米种质资源“珍珠玉米”加快了品种开发步伐。
17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解读当前经济形势和有关政策。“我国新型低空飞行器呈现蓬勃发展态势,特别是信息通信、北斗导航、高精导航等新技术广泛应用,一些企业的自动驾驶技术也不断进步。
2022年底,清华环境研究院携手苏州嗨森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发了基于无人机的挥发性有机物精准溯源技术。”截至目前,清华环境研究院已经取得了600多项知识产权,通过技术作价入股方式转化了30多项清华大学专利,形成了25支研发团队、51家孵化公司。
2023年,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全球范围爆火,引发了人工智能领域新一轮的科技竞赛。“大模型为通用机器人提供强大的能力,人工智能可以将运算、感知、认知、决策、创造等各类智能集成应用在机器人平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