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企业的数据知识产权被“狙击”,该如何维权?当数据泄露、被盗,损失谁来赔?一份数据知识产权保险能“兜底”!5月20日,中国人寿财产保险安徽分公司与安徽省锐凌计量器制造有限公司签订数据知识产权被侵权损失保险协议,这也是安徽省正式落地的首单数据知识产权保险。
“以前,对数据知识产权的确权没有太多相关的保护体系,如今,有了登记证书和数据知产被侵权损失保险双重保障,解决了我们企业的后顾之忧,感觉安心多了!”安徽省锐凌计量器制造有限公司负责人段宏亮说。
作为全省第一个“吃螃蟹”的投保企业,该公司专注于各类工业传感器、智能化计量集成设备、物联网应用等研发制造与销售,不仅拥有庞大的数据资源,也对数据的确权、加工、交易使用等有迫切的需求,一旦被侵权,公司会遭受很大损失。
段宏亮介绍,今年4月,全省启动数据知识产权登记试点工作,他们公司也积极参与,并于5月1日成功登记。通过庐江县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上门入企宣贯政策,他们了解到这条数据知识产权保护“新路径”,并成功签订了数据知识产权被侵权损失保险协议。“投保后,我们只需缴纳3000元保费,如果被侵权,最高可获得6万元赔偿,这也是为企业发展购买的一份保障。”
“市场上知识产权保险有很多,比如大众熟知的商标、专利、著作权的投保,但安徽还没有专门为数据知识产权投保的保险。近年来,安徽获批第二批全国数据知识产权试点地方,不断加强数据知识产权的保护,这种为企业数据知识产权提供专项保护的新投保模式也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合肥市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应用服务处处长吴翔表示,投保企业在数据知识产权登记系统、存证平台进行登记确权后,如果发生数据知识产权被侵权的情况,产生的直接经济损失、调查费用、应急响应费用等都将由保险公司承担。
作为企业的核心资产,数据一旦丢失或损坏,恢复也需要一笔不小的支出。数据知识产权被侵权损失保险还会为投保企业支付数据恢复的相关费用,大大降低了维权成本,有利于企业发展。
据悉,安徽各级市场监管部门也将持续推进数据知识产权登记、保护及转化工作,促进数据知识产权的利用、流通,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