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与法制网讯(记者侯劲松 通讯员高远)今年是上海法院知识产权专业化审判三十周年。为进一步推进知识产权审判工作,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5月20日,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召开“知识产权保护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研讨会。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副部级专职委员王淑梅,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贾宇,中国法学会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李明德出席会议并致辞。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文澜资深教授、原校长吴汉东作主旨演讲。
1994年2月15日,上海市高、中级人民法院同时成立知识产权审判庭,开启了上海法院知识产权专业化审判的序幕。三十年来,上海法院聚焦科技强国战略、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等国家战略和市委中心工作,制定实施了一系列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意见,率先探索了知识产权审判民事、行政、刑事“三合一”等多项创新机制,依法审理了一批在全国具有规则引领意义的案件,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水平实现了新的提升。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人民法院如何进一步提升知识产权审判专业化能力和水平,切实承担起支撑和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时代重任?
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学者、产业界代表、人民法院实务部门代表、媒体代表等围绕“新质生产力要素的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审判现代化护航新质生产力发展”等主题展开了深入研讨。
最高人民法院,北京、江苏、浙江等11地高院,上海三级法院等实务部门代表;北京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10余所院校专家学者;上海市委宣传部、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市检察院等6家相关单位部门负责人;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等5家产业界代表及8家期刊杂志、新闻媒体相关负责人参会。
研讨会发布了上海法院知识产权专业化审判三十年经典案例和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全面推进知识产权审判工作现代化 护航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