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朱颂扬)为充分发挥重庆知识产权法庭专业优势,7月4日,市一中法院出台《加强知识产权审判服务保障现代化新重庆建设的工作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围绕能动履行审判职责、持续探索机制创新、牢固夯实审判基础三个方面,提出了12条具体工作意见。
据了解,在履行审判职能方面,《意见》指出要高质量护航新质生产力发展,妥善审理新业态知识产权纠纷,及时总结提炼涉及平台经济、数据权益、云智能等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规则;加强重庆传统民间文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保护,为民间文化艺术创造性转化注入法治动能;聚焦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样板城市,营造良好法治化营商环境,严厉制裁假冒商标、攀附商誉、商标恶意注册等侵权行为,依法打击仿冒混淆、虚假宣传等不正当竞争方式,准确适用惩罚性赔偿制度以提高知识产权侵权成本。
同时,在坚持机制改革创新方面,《意见》明确要加强川渝高竹新区知识产权协同保护中心建设,提高司法协同便利性,增强跨区域信息共享、远程庭审、人才交流,促进区域知识产权司法服务保障水平整体提升;优化拓展巡回审判体系,大力推进巡回审判站实质化运行,依托“一站一法官一联络员”机制开展跨域立案、巡回审判、司法调研、法治宣传,助力提升执法机关和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能力;依托“人民法院老马工作室”、代表委员联络站发挥调解功能,用好“5G车载便民法庭”,回应基层知识产权保护需求,加强与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司法理念、办案规则的协同合作,共同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整体效能。
此外,在夯实审判基础支撑方面,《意见》明确要完善技术事实查明机制,全面构建“技术调查官+技术咨询+技术鉴定+专家辅助+专家陪审米乐m6官网 mile米乐m6”的“五位一体”技术事实查明机制,积极对接“全国法院技术调查人才库”,健全技术调查官管理机制,充分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深度挖掘技术调查官制度价值;全力打造“重知讲坛”高端对话平台,聚焦知识产权审判疑难问题,邀请知名学者、实务专家举办讲座、深度研讨,拓展理论与实务交流渠道,凝聚行业发展共识;持续深化与检察院、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等部门的常态化联络,共享知识产权保护信息、发挥协同保护效用,积极推进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5G等现代科技在审判领域的深度应用,促进信息化建设与知识产权审判深度融合,用好“一点一中心”区块链存取证平台,做到知识产权案件全流程电子数据可核验、可追溯。
当天,重庆知识产权法庭还发布了《知识产权审判白皮书(2021年6月~2024年6月)》(以下简称《白皮书》)。《白皮书》显示,三年来,重庆知识产权法庭共受理各类知识产权案件14135件,审结13753件,法官每年人均结案327件。其中,受理民事案件14096件、刑事案件16件、行政案件23件;受理一审案件12822件、二审案件1290件,再审(含申诉)和调解协议司法确认等其他程序案件23件;受理案件总诉讼标的额253亿元。
【免责声明】重庆长安网未标有“来源:重庆长安网”或“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件是出于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致电,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耕读研学助力高山村落“大治理”——酉阳县涂市镇地灵村“六抓六成”激活乡村发展新动能
司法保护让长江母亲靓丽永驻——万州区法院担起“上游责任”,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
滕继国在重庆调研时强调 坚持原则公道正派知人善任 把忠诚干净担当的好干部选出来用起来
訚柏在上海调研时强调 推动党纪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着力锻造新时代政法铁军
陈文清在全国调解工作会议上强调 充分发挥调解基础性作用 为中国式现代化营造和谐稳定社会环境
扛起新使命 区县谈落实 巴南区聚力推进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 以开放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
扛起新使命 区县谈落实 江北区持续擦亮西部金融法律服务中心“金字招牌”
扛起新使命 区县谈落实 江北区争当“五个先行示范” 造就人人向往的美丽幸福之城
扛起新使命 区县谈落实 渝中区石油路街道构建基层智治新格局 助推超大城市中心城区现代化治理
扛起新使命 区县谈落实 渝中区加快打造“六个新高地” 做亮“重庆母城 品质半岛”名片
张家界长出垃圾山 金沙江被弃渣污染——督察组通报7省市建筑垃圾处置乱象
耕读研学助力高山村落“大治理”——酉阳县涂市镇地灵村“六抓六成”激活乡村发展新动能
全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现场会部分发言撷要
扎实开展法学研究 积极服务法治实践——第十二届“京津沪渝法治论坛”交流发言摘要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线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记者 朱颂扬)为充分发挥重庆知识产权法庭专业优势,7月4日,市一中法院出台《加强知识产权审判服务保障现代化新重庆建设的工作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围绕能动履行审判职责、持续探索机制创新、牢固夯实审判基础三个方面,提出了12条具体工作意见。
据了解,在履行审判职能方面,《意见》指出要高质量护航新质生产力发展,妥善审理新业态知识产权纠纷,及时总结提炼涉及平台经济、数据权益、云智能等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规则;加强重庆传统民间文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保护,为民间文化艺术创造性转化注入法治动能;聚焦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样板城市,营造良好法治化营商环境,严厉制裁假冒商标、攀附商誉、商标恶意注册等侵权行为,依法打击仿冒混淆、虚假宣传等不正当竞争方式,准确适用惩罚性赔偿制度以提高知识产权侵权成本。
同时,在坚持机制改革创新方面,《意见》明确要加强川渝高竹新区知识产权协同保护中心建设,提高司法协同便利性,增强跨区域信息共享、远程庭审、人才交流,促进区域知识产权司法服务保障水平整体提升;优化拓展巡回审判体系,大力推进巡回审判站实质化运行,依托“一站一法官一联络员”机制开展跨域立案、巡回审判、司法调研、法治宣传,助力提升执法机关和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能力;依托“人民法院老马工作室”、代表委员联络站发挥调解功能,用好“5G车载便民法庭”,回应基层知识产权保护需求,加强与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司法理念、办案规则的协同合作,共同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整体效能。
此外,在夯实审判基础支撑方面,《意见》明确要完善技术事实查明机制,全面构建“技术调查官+技术咨询+技术鉴定+专家辅助+专家陪审”的“五位一体”技术事实查明机制,积极对接“全国法院技术调查人才库”,健全技术调查官管理机制,充分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深度挖掘技术调查官制度价值;全力打造“重知讲坛”高端对话平台,聚焦知识产权审判疑难问题,邀请知名学者、实务专家举办讲座、深度研讨,拓展理论与实务交流渠道,凝聚行业发展共识;持续深化与检察院、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等部门的常态化联络,共享知识产权保护信息、发挥协同保护效用,积极推进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5G等现代科技在审判领域的深度应用,促进信息化建设与知识产权审判深度融合,用好“一点一中心”区块链存取证平台,做到知识产权案件全流程电子数据可核验、可追溯。当天,重庆知识产权法庭还发布了《知识产权审判白皮书(2021年6月~2024年6月)》(以下简称《白皮书》)。《白皮书》显示,三年来,重庆知识产权法庭共受理各类知识产权案件14135件,审结13753件,法官每年人均结案327件。其中,受理民事案件14096件、刑事案件16件、行政案件23件;受理一审案件12822件、二审案件1290件,再审(含申诉)和调解协议司法确认等其他程序案件23件;受理案件总诉讼标的额253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