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支撑。近年来,荆门市检察机关坚持高标定位,不断创新履职,积极稳妥开展知识产权检察工作,推动构建知识产权大保护格局,全面提升知识产权检察综合保护质效,取得初步成效。
2022年4月26日,第22个世界知识产权日。荆门市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自2022年5月1日起,由东宝区法院对荆门市范围内、标的额500万元以下的第一审知识产权民事、行政案件进行集中管辖。
荆门市检察院与市法院积极对接,建立相应的诉讼协作机制,促使管辖布局完善、更便利当事人诉讼,在全省率先实现跨区域集中统一履职。
荆门市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周泽春(左),荆门市法院党组书记、院长何震(右)共同为荆门市东宝区检察院知识产权检察办公室揭牌。
2022年8月、9月,荆门检察院、东宝区检察院分别成立知识产权检察办公室,选配业务熟练、经验丰富的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检察员额检察官和检察官助理组成专业化办案团队,确保将优质资源向知识产权办案一线倾斜;借力专家智慧,两级检察机关聘请了市知识产权局3名专业人员兼任检察官助理,以提高案件办理专业能力和监督水平。
荆门市检察院与市法院、市公安局联合下发《关于对全市涉知识产权一审刑事案件实行集中管辖及捕诉一体办理的通知》,明确涉知识产权一审刑事案件由东宝区检察院和东宝区法院实行集中管辖,实施捕诉一体办理。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保障机制,荆门检察机关更专业、更高质效办理知识产权案件迈出新的步伐。
在健全工作机制基础上,全市两级检察机关聚焦企业、群众反映强烈的假冒注册商标、涉农领域产品侵权、互联网领域侵权假冒行为等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分层分类施策,探索完善综合履职模式,强化综合司法保护。加大对“专精特新”等创新型企业关键核心技术和原始创新成果的司法保护力度,以更好保护创新发展动能。
今年5月,东宝区检察院在办理龚某某、张某某等5人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一案时,邀请东宝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特邀检察官助理参与案件研讨,最终采用在同等规格条件下进行称重的方式确定标识数量,从而查明假冒产品177万余个。这一结论得到法院的认可,龚某某、张某某二人被法院以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追究刑事责任。
与此同时,在办理知识产权类案件中,全市检察机关始终坚持客观公正原则,全面细致审查案件事实,准确区分刑事犯罪与民事侵权、行政违法,综合运用刑事和解、认罪认罚从宽、检察听证等制度,听取专家意见,确保案件办理“三个效果”有机统一。
在办理贾某等7人侵犯著作权一案中,东宝区检察院针对案件中的疑点,通过退回补充侦查、自行补充侦查等方式查明案件事实。同时,检察院还充分运用认罪认罚从宽、公开听证等制度,督促犯罪嫌疑人全额退缴违法所得,并依法将作酌定不起诉的被不起诉人涉知识产权行政违法线索移送行政执法部门处理,取得较好的办案效果。
4月21日,东宝区检察院第四检察部主任寇帅来到东宝工业园,以“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助力解决涉市场主体民事执行难问题”为题开展专题讲座。
实践中,全市检察机关还积极开展涉知识产权虚假诉讼专项监督。通过主动走访市知识产权局、市法院和相关企业,了解全市专利授权数、商标注册数及知识产权案件数,向市中级人民法院调取68件涉知识产权案件卷宗,通过分析研判,发现监督线份。
立足知识产权大保护工作格局和法律监督职能定位,荆门两级检察机关锚定知识产权保护上下游环节,全面加强跨部门协作,推动构建衔接顺畅、快速高效的知识产权协同保护格局。
作为“地方特色农副产品知识产权综合司法保护”先行试点的践行,京山市检察院与该市公安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农业农村局会签《关于共同建立地理标志与区域品牌暨知识产权保护联络机制的意见》,建立常态化联系机制。京山市检察院建立“特色品牌产业链主管领导+检察长”协作配合机制、检察官对口联系服务相关企业机制、涉地方特色品牌案件办理特别机制,以此进一步加强地理标志与区域品牌暨知识产权保护,推进京山市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高质量实施。
出于对磷化工、磷复肥等高新技术领域企业知识产权的保护,东宝区检察院与山东菏泽经开区检察院联合会签《关于加强知识产权检察协作的意见》,依法办理两地互涉案件,积极构建跨区域知识产权检察协同保护工作新局面。
在全市层面,荆门两级检察机关主动加强了与法院、公安、知识产权行政执法机关等部门的沟通协作。通过召开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联席会、法检联席会等形式,提前介入、研判重大疑难复杂知识产权案件,就事实认定、罪名认定、证据标准、法律适用等方面加强沟通,确保案件质量。
外挂行为的司法认定、知识产权犯罪与相关犯罪的区分、商业秘密认定等司法实践难题。4月28日,来自全市公检领域的20余名实务专家共聚荆门市检察院,对2件知识产权刑事案件进行研讨。在观点的汇聚、思想的交锋、智慧的碰撞中,求同存异,为案件的办理梳理出更为清晰的思路。
联席会议、同堂培训、知识产权专题讲座、案例实训等交流研讨模式,在荆门两级检察院已成为常态,旨在推动法律共同体司法理念的形成,为知识产权案件统一履行后相关流程的完善夯实基础,形成知识产权保护合力。
2022年12月7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与东宝区检察院“知识产权检察理论研究与实践基地”网络揭牌仪式暨知识产权检察同堂培训活动举行,这标志着知识产权检察理论与实践基地开始正式运行。
开展检校合作,东宝区检察院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共建“知识产权检察理论研究与实践基地”,开启司法实践与理论创新的“双向互哺”,推动检学研机制落实落地。
共学共研,围绕实际需求,邀请专家学者、检察业务专家开展知识产权业务培训,公检法及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同堂参训,促进知识产权执法司法理念融合和标准统一。
荆门市检察机关将深入挖掘民事行政和公益诉讼监督线索,提升保护知识产权的综合能力;发挥多方联动优势,加强同市场监管、知识产权等相关行政执法机关的协作配合,进一步形成知识产权保护合力,为实现更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现代化美好荆门贡献检察力量。米乐 M6米乐米乐 M6米乐米乐M6 米乐米乐M6 米乐